查看原文
其他

​找一条搅动池水的“鲶鱼” ——谈“鲶鱼效应”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追梦教师袁建国 追梦教师袁建国 2024-01-09


今天给大家分享“鲶鱼效应”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由来】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想方设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启示】

鲶鱼效应对于"沙丁鱼"来说,在于缺乏忧患意识。“沙丁鱼型”的孩子忧患意识太少,一味地追求稳定;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根本不允许“沙丁鱼”有片刻的安宁。"沙丁鱼"如果不想窒息而亡,就应该也必须活跃起来,积极寻找新的出路。

鲶鱼效应对于"渔夫"来说,在于激励手段的应用。渔夫采用鲶鱼来作为激励手段,促使沙丁鱼不断游动,以保证沙丁鱼活着,以此来获得最大利益。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作为“管理者”要实现管理的目标,同样需要引入“鲶鱼”,让孩子产生忧患意识,敢于面对竞争。

 

【故事】

鲶鱼效应与 “李广射石”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人在压力下激发潜能的例子。

李广是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因精于骑马射箭,勇猛善战,多次击败匈奴,获得“飞将军”雅称。李广射石的故事是这样的:

李广和子弟们有一次在冥山的北面打猎,发现一只老虎趴在草丛里,李广拉弓射虎,一箭就将老虎射死。李广用老虎的头骨做枕头,用来显示他的武勇。并将自己的便器用铜铸造成老虎的形状,用来表示老虎不过如此(被自己一箭射死)。后来,李广他们再次在冥山南面打猎,又发现一只老虎伏在地上,李广再次拉弓射虎,箭矢的尾羽都射进去了。他们大着胆走进去细看,发现原先以为的卧虎竟是一块石头,李广见箭射入石头,于是乎试射了几箭,箭头都射钝了,石头也没有射入。

这个故事说明,当人在遇到危急情况的时候,能作出超出以往的表现。

 

【应用】

作为家长,应该在需要的时候,为孩子找一条搅动“池水”的“鲶鱼”。那么,我们有哪些“鲶鱼”可以利用呢?大家可以从下面几项中选取:


1.

首先,家长自己要成为“鲶鱼”。在理念上,家长要不断学习充电,保证自己的管理教育方法“常用常新”——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鲶鱼”——这样,可以使孩子总是觉得有趣味,有奔头,充满力量。在方法上,家长也要不断学习和创新,善于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善于与孩子交流感情,善于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这是第二条“鲶鱼”。尤其重要的是,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即所谓“身教重于言教”——这是第三条“鲶鱼”。

其次,适时让身边的人充当“鲶鱼”。比如孩子的老师和同学,亲戚朋友或街坊邻居,等等。这些“鲶鱼”的“投入”,目的是搅动孩子过于平静的生活,让孩子的有适当的压力,有竞争的氛围。

最后,让孩子自己成为“鲶鱼”。一枚鸡蛋,从外面打破那是食物,从里面打破那是生命。要实现孩子的成长,就要引导孩子善于“从里面打破自己”,比如为自己确立小目标,自己做出承诺,自己约束自己等等。孩子懂得自我管理的时候,便是他成长最快的时候。


2.

一是尽量让孩子所做的事情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现在的孩子与几十年前相比,缺少了太多的集体活动,也缺失了太多的童年乐趣。整日做一些枯燥无味、单调无聊的事情,给孩子的感觉像一桶拥挤的沙丁鱼一样没有激情。当然,有些事情可能是家长也无能为力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了对“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追求,因为,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鲶鱼”。

二是适时用身边的事情启迪孩子。发生在孩子身边的事情,对孩子的触动会更直接,更有效。比如疫情当前,有许多白衣战士奔赴一线,即便是外卖小哥,也扛起了历史赋予的重任,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一名学生,是怎样想的?应该做些什么?等等。与孩子平等地交流这样的问题,让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引领孩子树立责任担当意识,尤为重要。当然,这也需要家长“说”和“做”的真功夫。说不到位,说与做两张皮,对孩子来说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3.

好的家庭教育,可以把身边的一切都视为“教育资源”。家里的一件家具是如何来的?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给孩子买这件衣服?为什么给孩子做这个饭食?等等,只要有激励和启迪孩子的故事,都可以讲给孩子听。

我在做“劳动教育”课题的时候,有一位班主任策划了“家长进课堂”活动,每周请一位家长到课堂上,给孩子们展示一项劳动技能。其中有一位家长展示的是“五彩馒头”。这位家长把自己蒸的五彩缤纷的馒头带到教室,分给同学们品尝。她为什么做“五彩馒头”呢?原来,他的儿子小的时候身体特别虚弱,还特别没有食欲。为了刺激孩子好好吃饭,这位妈妈尝试了多种方法,其中一项便是用蔬菜汁和面做馒头。这位妈妈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许多孩子都哭了起来。他的儿子也是第一次听到,哭着跑到讲台上,与自己的妈妈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这样,一件看似平常的东西,其实就有了它自己的生命,对孩子的心灵冲击是非常大的。

我们还可以把某件物品当作孩子的奖品。比如给孩子设立一个他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如果他达到了,便满足他一个愿望,给他买某件东西。有时孩子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会加倍努力去做。当然,这个愿望绝对不能是超越原则性的礼物。


4.

有句话叫“人叫人动人不动,政策调动积极性”,对孩子的调动也是一样的道理。小学的班级管理方面,有许多老师仍在用“小红花”激励法,我们在家庭教育中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呀。比如,先与孩子商定“奖励办法”,成文,上墙,吸引和督促孩子落实。达到某项要求便奖励一朵“小红花”,达到十朵“小红花”便可兑换一朵“大红花”,得到十朵“大红花”便满足孩子的一个愿望。

我们可以与孩子“比赛”,父母承诺年终获评单位优秀职工,孩子敢不敢承诺?

我们可以与孩子共同读一本书,读书进度、要求可以由孩子确定,也可以一家人商定,然后一起读书,一起交流,一起写读后感——在读的过程中,家长与孩子的共同语言增多了,孩子对这本书的理解更深了,无形之中,孩子也成长了。

方法有很多,这些方法都应该是“搅动池水的鲶鱼”。

 

【注意】

就像船长在沙丁鱼鱼槽里放一条鲶鱼一样,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投放的“鲶鱼”也不宜过多,过犹不及。投放多少条,频次多么高,一定不能突破孩子的承受能力。

=======================================

   温馨提示:亲爱的朋友,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如果您想更方便地阅读班级管理、教师成长、家庭教育的文章,请点击题目下面蓝色字“追梦教师袁建国”或者扫描下面二维码,再点击“关注公众号”即可。

更多“家庭教育的黄金法则”,请点击阅读

用好“狐狸法则”,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掌握“马太效应”,让孩子从平庸走向优秀

“爱孩子,母鸡都会!”  您确定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吗?请掌握“真爱法则”

家庭教育不可不知的“甘地夫人法则”

许多家长不知道,手表也有“定律”,而且非常重要

教育孩子,请一定要注意“超限效应”

天赋递减法则——天才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破窗效应”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用“路径依赖理论”对孩子进行习惯养成教育

掌握“感觉剥夺定律“,对孩子施加必要的“刺激”

用好“延迟满足法则”,训练孩子的控制力

您懂得“尊重孩子”的重要性,  却不一定懂得“尊重法则”的全部内容

掌握“思维模式法则”,孩子一定会改变

掌握“自然惩罚法则”,有效避免家庭教育中的亲子冲突

家庭教育,离不开“南风法则”

用“梦想法则”,为孩子点亮心灯

学习“狼性法则”,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养成孩子好习惯,学会用“强化定律”

家长应该学会用“木桶定律”指导孩子上“网课”

怎样陪孩子上网课?学会使用“罗森塔尔效应”吧!

怎样陪孩子上网课?应该遵循鱼缸法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